由台北市政府舉辦「小小青蛙達人」,針對北市國小高年級生進行「打造台北樹蛙的家」創意環保模型競賽,學生利用垃圾袋、雨衣、手套、紙箱、耗材等用手打造樹蛙棲地。

士東國小與天母國小設計活水、溼地、姑婆芋的棲地景觀,獲得模型競賽第一名。

主辦單位七星生態保育基金會表示,為配合世界動物保育協會及水族館之「兩棲動物年」,台北市挑選「青蛙」作為台灣主題。將有一系列活動引領民眾對台北市蛙類生存環境的重視,藉由對該物種的認識,瞭解其生存危機,進而營造並維護適合蛙類棲息的環境。



士東國小盧聖元、胡倩華與天母國小王量、章哲榮共同設計的青蛙棲地景觀模型,得到第一名。他們經過了激烈的競爭,先從80多所台北市的國小中,比賽用環保材料製作的青蛙裝扮,選出優秀的前20名在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進行集訓,再進行現場製作比賽,這4位同學過關斬將,獲得第一名,非常難能可貴。

盧聖元、胡倩華是士東國小64班的同學,他們由指導老師吳英珍、張淑霞帶領,同時也是天母水道、古道的解說員,盧聖元很喜歡生物,將來想當生物學者。他最感到興趣的是在集訓過程中,去參觀富陽公園、永和社大農場,觀察青蛙的棲地生態。

王量和章哲榮是天母國小5年級,分別在7班、13班,他們兩位從小一起長大,都喜歡足球,未來的志願是成為足球選手。在比賽模型中,王量負責上色、粘植生,章哲榮負責做橋、植生,胡倩華製作姑婆芋,盧哲榮做底板。原來他們分屬不同學校,因為這次比賽而合作成為朋友。

王量的爸爸王仲農,是泥格子美術班老師,過去曾指導過天母國小繪製天母地圖,他指導王量、曾哲榮應該多考慮青蛙的自然棲息環境,而不是製作一個精美的公園,在比賽中,許多學生都是設計美麗的公園,而忽略了青蛙真正的棲息地的條件(這正和台灣無數的「生態公園」,相同的思路),唯有王量這一組,注重青蛙的生態條件,仔細地將各種植生、環境因素放入模型中,結果看起來是
「雜草叢生」很凌亂,但實際卻反映出蛙類真正的棲地生態,因而獲得評審的青睞,得以勝出。

天母蛙族(攝影:陳王時)
夏季可以說是一個青蛙的季節,在天母地區,時時都可聽到蛙鳴,也可見到蛙出沒,從小我們被教育:「青蛙是吃害蟲的益蟲」,只是隨著都市化,青蛙的棲息地越來越少了。

以下介紹一些天母地區常見的蛙類,如需要更詳細的資料,可以上台北市政府建設局網站的「賞蛙地圖」。



芝山公園

 

盤古蟾蜍
台灣特有種
體型:5~20公分
繁殖季節:9~2月

毒性:耳後腺、疣會分泌毒液

 

斯文豪氏赤蛙
體型:5.3~9公分以上
繁殖季節:春季、秋季
無毒性

 


古氏赤蛙
體型:5~7公分
繁殖季節:多次生殖
無毒性

 


貢德氏赤蛙
體型:6~10公分
繁殖季節:5~8月
無毒性

 

天母古道

可算是蛙類的大本營,除了芝山公園的盤古蟾蜍外,還有數種蟾蜍、蛙類。


中國樹蟾
體型:2~4公分
繁殖季節:3~7月
微毒

 


澤蛙
體型:4~6公分
繁殖季節:2~9月
無毒性

 


褐樹蛙
體型:4.4~8.2公分
繁殖季節:5~8月
無毒性

 


黑眶蟾蜍
體型:6~7公分
繁殖季節:2~9月
有毒性,蝌斗亦有毒

 


小雨蛙
體型:2~2.8公分
繁殖季節:3~10月
無毒性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