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母地區的中老年人口越來越多。每到冬季,榮總、振興等醫院總是掛了滿滿的病號,急診室也來了許多「冬季限定」的中老年病患。《天母合眾國》特別請教榮總家醫科的賴秀昀醫師及振興家醫科的丘亮醫師,為天母的中老年族群提供冬季保健之道。


    冬季是身體最常出狀況的時節,因為台灣的日夜溫差大,有時候寒流來襲,氣溫驟降,讓血管收縮,導致血液循環變差或血壓升高等生理變化,這時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就比其他季節高。同時,冬季也是流行性感冒的高潮,有些中老年人長期咳嗽,卻不知自己患有「慢性支氣管炎」。還有許多中老年人在冬季時皮膚特別容易覺得乾癢,但是怎麼抓都止不了癢。這些都是冬季時中老年人常遇到的疾病,有些疾病被得到適當的對待,但有些卻也常常被忽略。

案例──心肌梗塞
病例:張老先生
年齡:78歲
宿疾:高血壓
發病過程:
張老先生有高血壓的毛病已經多年,但是他常常不注意自己的血壓,飲食也沒有節制。就在一個冬天清晨,約4點,他心血來潮的跑到公園去運動。剛踏出門,一陣冷風吹過,這時張老先生突然覺得很冷,胸口悶悶的好像被東西壓住的疼痛感,且身體不斷冒著冷汗,接著他開始喘不過氣,不支倒地……。
  

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之道

   一般而言,遠離心血管疾病,如中風、心肌梗塞,最好的方法就是戒菸。香煙中的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,產生心跳加速、心肌缺氧、血壓升高……等問題。另外還需注意保暖,洗澡前,一定要先提高浴室溫度,以脫完衣服不覺冷為宜。水溫不宜過高,泡澡或泡溫泉也不要泡超過15分鐘〈太熱〉,且避免在清晨時出去運動〈太冷〉,少了這些對身體上的刺激,也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
    還有,注意攝取的水分是否充足,醫師提醒,冬天因為較少出汗,常常忘記補充水分,以致於體內血液濃度過高,容易造成血管阻塞的症狀。而中老年人對於一些高脂肪、高膽固醇及高鈉含量的食物,也應避免。
    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族群大多都有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及膽固醇過高的毛病;有這些症狀的人,在冬季更應該注意血糖的控制、體重的控制、血壓的穩定,定期回診檢查,且要保持身心的舒適,盡量放鬆心情,才不會讓情緒影響到自主神經系統,間接造成心臟的負擔。



案例──慢性支氣管炎
病例:陳先生
年齡:66歲
宿疾:慢性支氣管炎
病發過程:一周兩包菸,抽了40年。長期咳嗽有痰,感冒時雖然有吃藥但不容易好。某年的冬天,陳先生又再咳嗽,不過這次越咳越嚴重,他感到自己喘不過氣,趕快就醫。

  
冬季呼吸道的保養
   
    預防慢性支氣管炎同心血管疾病一樣,就是「戒菸」。冬季寒冷的天氣容易使人罹患上呼吸道感染及流行性感冒。許多中老年人長期咳嗽有痰,較嚴重時還會呼吸困難,這是「慢性支氣管炎」的症狀。不過許多人都把它當作一般感冒去看,所以一直看不好,最後常常併發肺炎,甚至造成呼吸衰竭。
    要如何分辨慢性支氣管炎和流行感冒?丘亮表示,如果一年內加起來超過兩個月都在咳嗽,基本上就可被列為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。而流行性感冒雖然也是呼吸道的感染,但它還附帶有發燒、流鼻涕、頭痛……等症狀。
    施打流感疫苗,經醫學證實,可以有效的降低肺炎死亡率,及減輕流感的症狀。賴秀昀說,冬季時流感的高峰期在11下旬到2月左右,建議施打疫苗的時間在11月中旬。有民眾對流感疫苗的成分有疑慮,賴秀昀表示,流感疫苗裡面的確含有叫甲基汞的成分,不過那對身體是無害的,且會隨著人體排泄物排出,不必擔心。

  
冬季癢,難耐!

    每到冬季,我們的皮膚相對較容易缺水,尤其是中老年人,皮膚油脂含量比年輕人少,到了冬季,皮膚太乾,非常容易發癢。有些人癢到用熱水燙、刷子刷,不但不能止癢,還傷到皮膚,這是「缺脂性皮膚炎」的典型症狀。
    這時,就要注意皮膚的保溼,多擦些乳液,或是含有凡士林成份的保溼霜。尤其在洗澡時不要洗太熱或用力揉搓皮膚,這樣會帶走皮膚上的皮脂;洗澡後要馬上塗抹保濕產品或乳液來保護皮膚。另外,有些糖尿病患者皮膚感應較差,冬季時洗澡或使用電熱毯,時常被燙傷,因此建議淋浴或沐浴前應先用溫度計試水溫;電熱毯的使用需定時,溫度應不超過攝氏40度。

 

適度運動,身體更健康

    冬季時,中老年人應該適當運動,以增強自己耐寒及抗病能力。運動時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檢查,了解自己的狀況,最好在醫師或專家的指導下進行運動。
運動前:暖身時間至少10分鐘,以活絡關節或走路等來進行暖身
運動速度:從慢到快,循序漸進,避免過度用力。
運動中:注意保暖,避免低頭、身體過度旋轉及久蹲的動作,以防頭部血流  不足,導致頭暈及跌倒。運動中須保持規律呼吸,忌憋氣過久。
運動的時間:不常運動者,冬天以20至30分鐘為宜;常運動者,冬天以40分鐘至1小時為宜。
運動後:不要立即躺下、坐下,以免引起暈眩、嘔吐及冒冷汗,也要避免運動後立即洗熱水澡。
飲食:運動前後1小時皆不宜飲食,若太餓可先吃半個麵包,運動中要適當的補給水分。

在台灣,有什麼病就去看什麼科,有時候因為自己判斷錯誤,常常延誤病情;如果同時在兩科看病,有可能會吃到相同的藥而不自知。國外的家醫制度盛行,每個人生病時都先找家醫,一般而言,家醫可以治療約8、9成的疾病,且能幫患者整合各種不同的病狀,安排配藥。若需要進一步檢查,再安排轉到專科醫師。在台灣,家醫制度還需要大家的支持,才不會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。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