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水道祭系列之一 下水篇

衛生下水道工程有如封神榜的「土行孫」,遁地而行,一般人很難感受到,最近,天母許多地方都有「台北越來越有水準了」的施工標誌,其實就是在進行下水道工程,這個遁地而行的衛生下水道系統馬上就要穿過你的後巷,進入天母每個家庭,對大家的生活有重大的影響。黎明前的黑暗,就要來了。

 

1月18日晚上,天祿里民在士東國小召開用戶排水設備施工說明會,衛工處代表報告後,引起居民熱烈的議論,特別是住在一樓,又在防火巷「加蓋」、「加裝」的家戶或店家,都將臨到被拆除的命運。家住中山北路六段一樓的張小姐,很擔心家裡在施工後就沒有廚房了。

1975年開始的漫長工程

台北市自1975年開始進行衛生下水道工程,有如在地下建萬里長城,工程比捷運更大、更複雜、更漫長。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處營運管理科李光軒科長說,20年前他在中央大學唸環工博士班時,教授說衛生下水道的工作可以做50年,看來一點也不假。即使台北市的接管率號稱80%,但如果以接管戶除以全市戶數,只有56%,做了33年才做了一半,全部做完,可能要一甲子的光陰。

目前天母在衛生下水道方面,還是很落後的,只有小部份家戶完成「用戶排水設備工程」,我們看到馬路上衛工處施工標誌,這還只是做分管工程,真正接上家戶污水的工程還沒開始,簡單的說,天母人還沒有感受到真正衛生下水道這項都市現代化工程的「威力」。

衛生下水道工程有如封神榜的「土行孫」,遁地而行,一般人很難感受到,只有在馬路開挖時的交通不便,而家戶污水接管工程,就要進入許多人家的「私領域」,特別是許多老舊社區的防火巷被「另作他用」,這些違章的建物或堆置物都因家戶接管工程必須移除,勢必造成這些「既得利益」的反彈。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這也是重新整頓防火巷、市容景觀、巷弄綠化的契機。

美化的後門當前門

住在民生社區的李光軒指出,民生社區在家戶污水接管工程後,透過社區總體營造,把防火巷重新整理、綠化,大家約定不再加蓋違建或堆置雜物,進行綠化美化工作,花費很少,但社區的面貌立即改觀,「有許多人把原來防火巷的後門當前門來用,因為前門被停了車,出入不便,後門反而整潔美觀,進出方便。」這樣生活出入軸線倒轉,是當初始料未及的,也是附帶的收獲。

更重要的是消防和公共安全的問題,衛工處主任羅昭宏指出,過去的防火巷違建造成不少悲劇,但公權力很難全面施展,衛生下水道工程以「獎勵」方式進入民眾的私領域(許多防火巷的產權還是住戶的),除了污水下水道外,如有需要,雨水、瓦斯管線也一併更新,都是衛工處出錢施工,包括違建的拆除。中山北路6段186巷27號內的防火巷在1月才剛完成污水管線接管工程,原來衛工處只是用水泥復原,但居民為了美觀,主動提供磁磚,施工人員也免費順便把磁磚貼上,皆大歡喜。

家住陽明醫院附近的建築師李天鐸,對於衛生下水道工程十分支持,先進國家城市在200年前就有的衛生下水道,對人民的生活環境是利大於弊的,最近雨聲街附近已有62.28%的家戶完成接管,到今年6月會完全完工,這個區域的防火巷許多都已經清乾淨了,新的違建也不好意思蓋出來,否則即報即拆,自找麻煩。

不斷的溝通再溝通

韓國新任總統李明博在2002年至2006年任首爾市長最重要的政績,就是整治清溪川,他辦過近千場的說明會,完成不可能的任務,但和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的溝通說明比起來,可能是小巫見大巫。

「溝通」這個詞用在衛工處最適當,除了下水道的「溝」要「通」,更重要的是人與人的「溝通」。在台灣,違建問題非常嚴重,違建幾乎是一個「全民運動」;從里長至總統的選舉,沒有一個人敢把清除違建當成重要的政見,而衛工處的工程,卻要去踢全民違建的鐵板,因為每條後巷、防火巷都埋著違建的「地雷」,拆除這些「未爆彈」的軟工程,比下水道施工的硬工程更難,變數更多,衛工處有一套解決的程序。

依衛生下水道法,為了公益,城市指定區域接管是法定義務,不能拒絕,但後巷、防火巷、化糞池是私人財產,公權力不能冒然介入,再加上市民對下水道並不了解,衛工處只能每一區、每一里、每一戶去溝通,要居民同意,才能動工,再加上地下管線(水、電、瓦斯、通訊等)各自為政,也需要花時間去溝通,這樣工程變得非常慢。

由於法令的規定,即使居民不接污水管,政府不能強制接管,但現在台北市是政府動支預算為市民免費接管,而等到下水道家戶接管完工後,該區會成為下水道接管區,未接管者就必須在半年內自行付費接管,逾期會受到每次3,000元的罰款,可以連罰。

需要了解更多有關自家附近的下水道工程問題嗎?衛工處3月間將在天母舉辦數場說明會(至截稿前,本刊只得知2場說明會時間地點,居民可以跨里參加。其他說明會時間地點,可請問各里里長,或衛工處專線:0800-777-717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