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看自由之丘、荷蘭村,想想天母

新加坡的城市建設比較晚,規劃也較嚴謹,在新加坡已經找不到電線杆,市容自然整齊;自由之丘的電線杆、電線和天母一樣多,但市容卻美觀多了。這兩個商圈在視覺管理上,有許多天母可以借鏡的地方,如果天母可以有序而美,對於居住或吸引人潮,都是正面的。


天母的招牌混亂,讓市容無法美觀,缺乏系統化管理與路標系統,店家生意難做,居民也會迷路,來客不易找路,這也是台灣許多地方共通的問題。

如果想去天母運動公園,一下福林橋,進入天母,要過了忠誠路,才能看到天母運動公園向右轉的指標,未曾來過天母的人,一定會直行中山北路六段,走到德行東路右轉,這樣走到底碰到山,永遠到不了「天母運動公園」,這樣的道路標誌俯拾皆是。如果公部門都沒有一個系統化、標準化的路標管理,各行其是,老百姓如何適從?又如何自我管理商店的招牌?

天母是禁止的城市?

走在忠誠路上,看到各公部門(包括:交通局、環保局、文化局、公園處、停管處、區公所、里辦公室,以及中華電信、台電)的告示、指示、警告、政令宣導,以及不知所云的文字、圖案,充斥在街頭,台灣人可能見怪不怪。住在天母的建築師李清志,在他的建築探險部落格(http://blog.ylib.com/arch/ )寫到,他從他位在中山北路七段114巷的家,走到天母運動公園,一路上看到了20多個禁止標誌,因而戲稱台北是「禁止城市(Forbidden City)」。似乎我們的生活是被一大群的禁止標誌包圍著。

標誌、路標,反映一個地方的文化與文明程度,台灣是一個「超自由」的國家,州官愛放火,人民愛點燈,形成了一個雜匯的熔爐。難道我們要這樣一直下去嗎?

姑且不談新加坡那個真正的「Forbidden Country」,政府不准的事,人民絕不敢做,自由之丘的街道和天母一樣有親和力,又能顯示多樣化,並促進商圈的繁榮與居民的生活便利。



東京路標--城市國際化的窗口

如果路標系統做得好,可以讓大家都方便。東京都的道路標誌就非常清楚細緻,整合了各部門的資訊,在街頭可見市區地圖,以1公里×1公里的面積,清楚標示這塊區間內的重要設施、道路、巷弄名稱,讓人一目了然,地圖的方向不是一般的南下北上,而是依設置地點的方向而定,即使是外地人,或外國人,也能「馬上」搞懂地理位置,不會迷路。

自由之丘是七、八十年的老社區,還有許多電線杆,但是這些電線杆上沒有雜亂的招牌,反而被商圈商會用來作為集體宣傳之用,像5月初的「自由之丘甜點節」,紅色的旗幟飄飄。

最令人驚訝的是,商圈商店可以使用電線杆做廣告,把店名、地址、電話與指向註明在長條鐵片上面,綁在電線杆上,讓走到附近的人立即可以找到,這些廣告的收費、管理,都是當地振興組合的事,發揮社區自治的精神。另外還有許多有夜間照明的商圈地圖,也都設在顯眼的地方,讓想到自由之丘「尋寶」的遊客,都可以找到目的地。

天母的電線杆則成了違規廣告物的免費廣告天堂,尤其是房地產仲介業,樂此不疲,環保局清潔隊屢拆屢貼,只是幫忙這些違規廣告物的「新陳代謝」,為什麼不學學日本的商圈,讓合法的業者張貼合法的廣告物呢?這樣自然可以消弭不必要的違規廣告。

街頭廣告也可以雙贏

商圈的廣告物,應由商圈的居民和店家共同來協議形成共識,不要造成市容零亂,而是創造城市美學與機能雙贏的意象。自由之丘從許多精緻漂亮的路標,到每條街道各具特色的路燈,都是居民與店家的心血結晶,釋放出無限可能的創意與溫馨,難怪日本的文化人喜歡以自由之丘作為定居之地。

自由之丘的車站設了一個自由女神,雖然不大,但典雅細膩,反映自由之丘的精神,成為自由之丘的地標。我們天母呢?中山北路七段底的圓環,被放了一個龐然水泥大物像是一個披麻戴孝的帽子,一位風水大師就曾說過,這樣的東西放在這裡,天母商圈的風水會好嗎?七段頭天母東西路的停車場廣場,也沒有標示性的物件,只有2棵被人亂剪的榕樹,令人心酸;最近每逢假日,就有人擺攤,許多店家與里長都認為這是天母沒落、地攤化的現象。這裡可以說是天母的門面,但是東和停車場BOT案之後,原本動線就應改良而未改良,光禿禿的廣場也沒有綠化和設置行人休息設施,只能在假日讓攤販聚集,試問攤販帶來的人潮,能讓天母繁榮嗎?能提昇天母的生活水準嗎?

 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