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南庄的興地,是源自於她的沒落。」
「你們現在要為天母的興起作準備。」
翁美珍 -- 南庄山芙蓉負責人

為了尋找天母的出路,天母社區商會理監事代表和台北市議員汪志冰,以及台北市商業處專門委員陳晶卉一行人,在11月16日訪問南庄,因為這幾年來南庄從沒沒無聞的苗栗客家莊,成為台灣休閒產業的代名詞,這一天適逢當地原住民賽夏族矮靈季,人山人海,也讓大家見識到在不景氣的時節,仍然有非常景氣的地方。

南庄,這個在苗栗進入中央山脈的小鄉鎮,曾經幾乎被人遺忘,人口外流,只有3萬多人。35年前這裡還有4家戲院、15家茶室,在煤礦開完後,大部分的居民都搬走了。「小時候,我看到同學都搬家,去大城市,我問我爸爸,為什麼我們沒錢,不能搬走?」翁美珍回憶南庄的興起與沒落。300年前東印度公司來南庄採茶、採樟腦,100年前日據時代開始伐木,光復後的礦業、當年中鋼的焦煤都是南庄供應的。

南庄經過了這3個產業階段,等到沒有其他的天然資源可以開採,近30年逐漸成為台灣319鄉鎮中的末段班,直到近年休閒產業出現,南庄竟然引領風騷,有許多人以為這是南庄意外的「暴發」,但30年風水輪流轉,其實不是偶然,而是不斷地醞釀、準備、蓄勢待發,等到了時機,才嶄露頭角。

翁美珍的故事,是南庄近年轉變的縮影。

翁美珍和許多南庄人一樣,求學、工作期間到台北找發展,後來嫁到台中,但每天反而想回南庄,但是回南庄又無謀生的機會,一直到24年前(1984年),把台中的花店頂讓出去,得款28萬元,回到南庄,就用這筆錢,向父親要了塊地,蓋了第一間自己住的房子,然後「循著自己的想法過日子」,蒔花種草。22年前看弟弟與當時的鄉長閒聊,把自己的構想逐漸成形,也就是「綠色山莊」的緣起。

「當時也沒有想過客源在哪裡,也不懂行銷,反正沒有人來,就自己欣賞,發揮自己環境創作的強項,沒想到吸引了媒體的興趣,有了報導,吸引了人潮,當時綠色山莊只有10張桌子,一餐竟要翻3、4次檯子。」翁美珍誤打誤撞,順著自己想法做出了特色。誰也沒想到在沒落的南庄,竟有此室外桃源,在工商業發達的台灣,有一個可以滌淨身心靈的地方,讓許多人趨之若鶩。

在南庄沒落的20年間,自然大地獲得了生機,山林溪流又恢復了自然,滿山油桐,成了後來客家桐花祭的圖騰,又搭上了週休二日的休閒產業順風車,乘勢而上。

翁美珍喜歡園藝,也出國參觀考察,配合自己的想法,和台灣的天然環境,經營出「山芙蓉」這一個獨特的夢幻般的花園,「如果南庒的民宿、餐廳、民家都可以像山芙蓉一樣,南庄會比瑞士更瑞士。」這是翁美珍的願景。

「我不是在做生意,而是分享生活的態度。」這是翁美珍的核心價值,當然做生意才能維持運作,要在生意中體會生活的樂趣,這才是翁美珍想要的工作,「如果沈淪在數字遊戲中,就會失去很多,而我就生活在『山芙蓉』裡面。」所有的客人看到的是「山芙蓉」花枝招展的一面,看到驚人的花木扶疏景觀,以及無微不至的巧思、巧手在各個角落,而這幾乎都是翁美珍一個人20多年來不停的辛勞的結晶,她要忍受長期的背痛,天災、蟲害的侵襲,更換花草,除蟲、施肥。在浪漫的「山芙蓉」的背後,是農夫的「粒粒皆辛苦」,而翁美珍和人分享的是「山芙蓉」美與浪漫的另一面。

「山芙蓉」創造了休閒咖啡的風潮,有人建議她把這種模式複製出去,但翁美珍認為,能複製的是外表,內在的精神無法複製。近年台灣各式的民宿、休閒咖啡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有些展現的是急功好利、虛矯的一面,而沒有生活的價值與態度,最近不景氣,生意差,就收攤。唯有把生活與生意結合的經營者才能夠渡過這一波不景氣,迎接下一波的景氣。
 
借鏡南庄觀光產業協會http://www.nanjhuang.org.tw


光靠翁美珍一人之力,不可能改變南庄。南庄觀光產業協會扮演重要的推動平台,有137個店家加入協會,最重要的是他們建立了一股相互觀摹學習的動力,「我們常常會覺得自己的地方沒什麼好看的,想要學什麼,往往急著向外看。其實,在同一個地區,大家遇到的問題跟競爭是一樣的,透過經驗分享,反而更有學習。」

會員們輪流作東,邀請其他會員來坐一坐、聊一聊,把自己遇到的問題說出來,集思廣益,分享成功、失敗的經驗。其中建立自發良性的評鑑機制,將整潔、環境景觀與綠化,住宿設備、安全、服務機能納入評比範圍,讓各店家展開良性競爭。他們共同的目標是:「挑戰瑞士級的觀光產業」。

協會也有去日本考察的經驗,一開始都認為日本的民宿沒什麼,設備也比台灣落後,但仔細觀察、品味,才找到台灣所沒有的文化內涵,以及生活的方式與態度,這成為南庄民宿業者的標竿。

協會利用公部門的資源,與管理顧問公司的協助,透過勞委會「多元就業方案」,找來了10名工作人員的人力,又透過經濟部商業司的「打造魅力商圈專案」、「硬體建置計畫」,使路道指標統一、明確化,有助遊客在山間小路中找到各個店家的所在。南庄客家人居多,也獲得客委會的「文化創意產業輔導」,使南庄開創各種特色商品,形成當地特色的「手感經濟」。

走進南庄這個清悠的山城,有著和其他鄉鎮不同的氛圍,他們走出了沒落,走出了自信,天母社區商會會長阮耀斌說:「南庄的業者體會到了賺『慢錢』的精神,長期的投資,緩慢的回收,卻是最穩健的,也建立了當地獨特的產業文化,讓南庄的社區產業在台灣獨樹一幟,值得天母的店家參考。」

 

今日南庄,明日天母         文.阮耀斌

沿著台3號省道,走進苗栗南庄,可以看到清楚而有系統的路標,上百家南庄的民宿、咖啡廳、餐廳,外地遊客仍可一目了然,不會迷失在錯綜複雜的丘陵小徑中。

南庄這幾年的興起,給我們很大的啟示:第一,我們需要善加利用天母的自然條件,讓天母的好山好水成為我們生活、生態、生機上最大的保障,我們一定要保護我們的好山好水。第二,我們需要凝聚共識,這也是「天母社區商會」組成的目的之一,商會現正努力和店家、居民溝通,相信只要讓大家有更多的認識、了解,假以時日自然會凝聚出共識。第三,我們要不斷地舉辦活動,刺激大家的創意和創造力,並透過社區活動,促使店家合作,凝聚內聚力量。第四,政府的奧援固然重要,但我們必須先有方向去規劃藍圖,因為政府不可能為天母全盤思考,還是要靠自己,唯有我們先有想法與做法,政府才更能協助天母,使天母更好!

許多天母人都憂心最近天母的沒落。到了夜晚,忠誠路、天母廣場攤販聚集,一個社區如果攤販化、夜市化,會讓社區無法提升,最近許多人如此反應,希望政府單位能依法取締,扼止天母的沈淪。當然天母的店家也要努力,不能夠各自為政,希望透過合作,建立天母商圈的新風貌,讓天母成為台灣最佳生態、生活、生機的社區。

星期天去南庄,我們在南庄遇到堵車,交通狀況是需要事先考慮的事,如果人潮帶來車潮、廢氣、垃圾、噪音等污染,會讓居民討厭,這都要事先做好準備,不能讓天母人成為繁榮的犧牲品。

天母社區商會的成員,包括店家、居民及機關團體,都是以天母為家,也希望我們的子孫都以天母為家,不是只看眼前短暫的利益。現在的不景氣只是一時的,只要我們心存希望,共同努力,天母必然會有更好的機會與出路。(作者為天母社區商會會長)


發現角落之美

台灣有許多的美,是在我們不經意的地方。而經營一個地方,則需要處處用心,讓一個個角落逐漸改善,由點而線,由線而面,才能擴散出去。

南庄觀光產業發展協會舉辦「尋找角落之美」,以南庄山城花園之自然人文景觀,以及18條登山古道為作品攝影主軸,在今年10、11月間進行攝影比賽,讓遊客能夠找到南庄的美。

有人說:「魔鬼總在細節處」,美也經常隱身在細節之中,南庄的山水與花草之間,藏有許多引人入勝的小巧精緻的美景,等著遊客來發掘。

同樣的,在天母也有許多「角落之美」,經常在一些巷弄中,看到有人種的花盛開著,有些店的布置非常別緻動人,別具特色,這不是一兩年可以學會的,這種文化的積累、沈澱需要時間,所謂一代吃飯,三代穿衣,要富有三代以上,才有能力營造出精緻的美感。

像走在日本京都,或一些鄉間小鎮中,總會驚艷於意想不到的美,在歐洲的古老城市中,也能發現,哪怕在中國的麗江、九寨溝,也能看到少數民族展現出令人過目不忘的美。

相對而言,天母是年輕的,需要培養更多的「角落之美」,才能豐潤我們的生活,建立天母的社區文化,不只是承接日本人、美國人殖民時期的遺緒,更有新的天母文化生命力出現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