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根千雜誌同仁的努力,使該區文史資產得以保存,
反成了地方的特色(黃色的小本子就是他們的雜誌)
4月下旬的東京,已經不是櫻花季了,走進「谷根千工房」,一個平凡安靜的山坡小巷裡,蘊藏著一股的草根力量,簡樸的布置,沒有華麗的外表,也沒有先進的科技,看起來「很不東京」,然而在這裡我找到了從1984年10月至今從未間斷出版的「地域雜誌」《谷中・根津・千駄木》。
創辦人之一仰木女士
谷根千工房是由三位家庭主婦”仰木ひろみ+森まゆみ+山崎範子(仰木寬美、森檀、山崎範子)”共同成立的,當年他們帶著襁褓中的小孩工作,到今天小孩都已成家立業,也見證了日本近三十年來的經濟發展,是可以與社區的文史工作相互結合的。
由於到訪的時間倉促,只見到了仰木女士,她說,她們在2004年訪問過台灣,造訪了一些社區,覺得台灣和日本還是有許多地方非常類似的,但是台灣並沒有一份像他們這樣長期出版的地方文史刊物。
谷中‧根津‧千駄木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區域,這裡出現過很多的文豪、畫家,他們特別推崇樋口一葉(1872~1896),這位明治時代的女性小說家,在她短短24年的生命中,創造出許多代表明治時代新女性的作品,她的圖像近年被放在日本5000元的紙鈔上。
商家也用突顯地方特色的做法招徠客戶
在這個地區,曾經住過夏目潄石、森鷗外等文豪,在街上,他們標示著「文豪街」,也有雜貨店會標出這是「森鷗外」文豪買酒的地方。這也是這個區域的特色。
新井一二三小姐的《東京上流》就稱「谷根千」是東京文化的心臟,從外觀上,它只是一個普通的住宅區,除了上述的幾位文豪外,還有森茉莉、平塜雷鳥、高村光太郎、智慧子等文學、藝術人士的故居。他們曾經在這裡作息,創造出許多不朽的近代作品。
這個區域的開發,最早是在德川家康經營江戶時代的根據地,經過幾個世紀後,變成今天的東京,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都市,卻仍保留江戶時代的傳統、文化、風俗。當NHK在拍「春日局」時,就是以這個地區作為其故事的發源地。
六義園是德川家康400年前建立的江戶時代代表園藝地景,
保存良好,是地方的寶貴資產
「六義園」就是江戶時代建立的,到今天,仍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公園,在園內,幾乎找不到一片塑膠建材,全部還是保留4、5百年前的傳統工藝,花木扶疏,美不勝收。在台灣找不到這樣的一個精緻的公園,這公園彰顯的是日本的精緻文化與用心,很難有人能夠和他們並駕齊驅,這不是模仿的問題,而是日積月累文化傳承的結果。
谷根千這個區域的形成與發展,除了近代人文的洗禮外,其歷史背景似乎也決定了這幾個被稱為「町」的聚落的命運。谷中在17世紀是寺廟集中之地,後來成為了墓地,根津原是濕地,300年前建了根津神社,明治維新後建了東京大學;江戶時代千駄木是武士統治階級的寓所,至今仍有豪宅散布於此,這也是許多文人喜歡居住的社區。
在二十多年前日本的泡沫經濟時代,「谷根千」一帶也成了財團覬覦之地。黑金結合有計劃地以合法、非法的手段把當地木造房的居民趕走,可以把土地化零為整,然後開發成高樓大廈,以獲取暴利。
《谷中‧根津‧千駄木》雜在在1984年創刊後,就躬逢其盛,這份只有32開大(只有這本A4雜誌的一半)、單色印刷的小雜誌,為了維護居民的利益,對抗政府與黑金勢力,從1987年開始到1992年,戰鬥了5年,這也讓當地得以保存文化歷史的資產,沒有成為泡沬經濟的祭品。
「日本經濟的泡沫只維持了5年,到了90年代就破裂了。後來經過十餘年的經濟蕭條,地價慢慢回到了原來的水準,然而居民文化一旦消失後,永遠不會恢復。」這是輕井在「谷根千」物語給的結語。然而《谷中‧根津‧千駄木》的故事還會繼續下去,森檀的女兒大學畢業後,也加入了編輯陣容,其他的9個還在唸書小孩,每到雜誌出版日,就自動來幫忙,繼續著他們的文化傳承。
谷根千雜誌在地方推動「一箱古本」的活動,
鼓勵書籍流通並募款
社區街道商會組織也投入共創地方繁榮
因地方特色吸引了許多消費人口,對地方經濟是有利的
後記
訪問「地域雜誌」《谷中・根津・千駄木》之後,過了半年,腦海中還經常縈繞著這個小小不起眼的雜誌社,和他們所放出的巨大能量、對地區的影響,以及他們開創出來的願景。她是一個社區的靈魂與良心,是社區的重要文化資產。
台灣也經歷了泡沫經濟,到今天的二次金改,促使台灣的貧富差距加大,家庭所得前10%的每年所得210萬,和最低的10%的5萬多元,差了36倍,這種財富分配的差距,加大了社會的鴻溝。
《谷根千》以一個小雜誌社,和幾位家庭主婦,阻擋了這個區域的沈淪,今天才能看到東京「文學散步」的社區,這不是任何財團、政府能夠創造的公共財,這地區的商圈也從蕭條走向復興,居民和商家都清楚找到自己的定位與發展方向,而沒有在泡沫化的過程中隨波逐流。
回頭看天母,大家都感受到這幾年天母逐漸沒落,失去昔日的光彩與特色,無論是天母的地平線或天際線,都在變得和台灣其他地方一樣。
社區最重要的是人,如果我們警覺到我們正在往一個大家不願看到的方向走去,就應該有人挺身而出,和大家一起尋找新的選擇途徑,我相信這是天母人和其他地方最大不同的地方——我們能夠有所改變。
10月3日在立法院的公聽會中,立法委員丁守中、田秋堇,和李永萍,以及關心社區文史發展的朋友們,一同攔下了台灣銀行標售天母白屋、北投台銀舊宿舍的計劃,這是一個起點,讓天母居民有機會組織在一起,按照文化資產保存法的程序共同提案,決定白屋的前途,在此同時,天母人也開始決定自己的前途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