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天母每個月新關的店似乎比新開的店還多,這個總體經濟的轉變有很大的關係,台灣已經面臨成長的極限,我們勢必要面對未來人口減少、人口老化雙重壓力,未來在天母,或許在台灣也是如此,必須提供更有創意,更貼近顧客需要的產品與服務,才能生存。

六月底我們發起了ENGLISH 101,希望重振天母「國際商圈」的形象與潛能,再造天母新意象,這不只是商圈未來的出路,也是天母生活圈的新境地,需要大家一起來共同經營這個社區。ENGLISH 101只是一個小小的開端。

這一期我們介紹「士東之東」的新變化,這些店還不足以被稱為「商圈」,只能算是一個「集」,我們發現在房價高漲下,新舊天母人在士東路靠山邊的這一片「容易停車」的區塊「無心插柳」,竟形成了藝文美食的商圈雛形,我們和他們聚會,分享他們的甘苦,與未來的願景。

台灣還沒有社區商會的形成,但我們相信這是未來不可擋的趨勢,天母將來也需要「天母社區商會」。所以我們訪問大永康文化商圈發展協會理事長李慶隆,以及夢想社區的蔡聰明,看到兩種不同的發展策略,但距離國外成熟的社區商會,還有一段距離,因為台灣的社會還沒有達到社區發展的共識,起頭總是非常難的。社區商會的發展需要多年的經營與努力,他們都有8年發展的歷史,仍在努力中。

本期的人物報導在Space Yoga擔任瑜珈老師的葉詠琪Vicky,她從小的努力奮鬥故事,令人動容,任何一個人,因為他的奮鬥不懈而偉大。我們更需要學習在逆境中求發展。過去大部份的努力都是個人的單打獨鬥,未來則是社區群體的動員,許多個體非常優秀,但成為群體時,則一盤散沙。

在社區中,個人努力固然可貴,現在更需要的是集體的努力,大家要逐漸形成社區共識,建立集體的願景。在社區中只有商圈,而無有組織的商會,未來必然會向下沈淪,遇到困境只能坐以待斃,與其坐著抱怨客人少了,房租貴了,不如站起來,想一些大家可以一起做的事:如何創造出集體的創意,如何做好敦親睦鄰,如何讓街道美化、綠化,如何建立與社區共存共榮的機制,如何把握未來的趨勢,如何組織起來與政府、房東協商談判……有太多事要做了。

台灣解嚴已經滿20年了,民主自由被誤解濫用,演變成各種既得利益的巧取豪奪,令人更不確定,對未來更恐懼。即使去除了戒嚴,解散了萬年國會快20年,但新的社會倫理與秩序尚未建立,我們已經不能等待政府為我們做什麼,而是要靠大家痛定思痛,重新建立社區新秩序。

一個社會是否進步,從馬路就可以看出來,7月16日,日本東北又有大地震,連核電廠都受到影響,但看到外電、電視新聞,日本地震災區的馬路果然比天母的還好,從馬路就可以看出國家的文明程度,台灣誰都可以挖馬路,看到天母的千瘡路、百孔街,比落後國家還不如。我們還敢信任這樣的政府嗎?三十年前,天母還是「美軍租界」時代,也不會有這麼破的路,難道沒有了殖民地的宗主,人民就要忍受自己政府官僚的無能、顢頇、跋扈嗎?

天母的未來,不能靠政府,只能靠我們自己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