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art.png 

文.方心


「我長大後要做什麼?只要別變成現在的自己瞧不起的大人,什麼都好。」


當我向媽咪表明我要在《合眾國》最後一期寫下我這兩年多的心得時,媽咪問我:「妳要用我們女兒的眼光,還是天母小孩的角度來寫這篇文章?」我回答:「都是」。

如果我不是他們的女兒,那我不會看到《合眾國》背後的心酸,畢竟沒有人能比我更貼近這兩位創辦人;如果我沒有從小生長在天母,那我對天母不會有這種特殊的情感。我是他們的女兒,也是天母小孩,這兩個角色同時並存,才是我。

5月16日的天母鄰舍節,我在服務台幫忙,看了許多、聽了許多,也想了很多,不少人得知天母合眾國出完6月號就要停刊的消息後跑來服務台,都替天母合眾國這好雜誌感到可惜,很鼓勵我們繼續出下去,有些人甚至還是我們的訂戶,大家都有個疑問,就是:《天母合眾國》為什麼要停刊。

資金方面當然是個問題,但我想更大的問題是社區的冷漠。社區的冷漠使我父母和公司的同事們心灰意冷,甚至連我在旁邊都覺得心酸。我看我爸媽每天在辦公室、在家,或者是車上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討論:怎樣做能讓天母更好、更美。他們有多少心力是別人看不到的?甚至有時候讓我滿吃醋的,為什麼我爸媽關心這社區更勝過我這唯一的女兒?為什麼他們要為了這不知回報的社區放棄原本優渥的工作?

我知道很多人看這雜誌,也很欣賞這雜誌的內容,但又有誰真正做出行動呢?有誰想過出這月發行量12,000本的雜誌需要多少成本?有誰在看到社區議題時有真正支持呢?大部份的人都是在那等著,等著一個看不下去的人去替全體爭取權益,甚至不給一絲鼓勵,就只是在那等著問題「自動」解決。

天母合眾國是免費取閱的,但我想這不代表這份月刊的出現是理所當然。不是天母合眾國要為社區做什麼,而是你能為社區做什麼。訂閱一年份的雜誌總共12期才500元,對天母這生活水準頗高的社區居民而言絕不是筆大開銷,但兩年多來天母合眾國的訂戶卻尚未破百,甚至鄰舍節當天服務台「樂捐購買」的過期雜誌也乏人問津,樂捐購買的意思是隨便你給多少錢都可以把雜誌帶走,可是大部份的人一聽到要錢就馬上離開,直到最後我們完全免費贈閱時才有人來拿雜誌,而且是挑也不挑的每期拿走,我真的很好奇這些人在想什麼,口口聲聲的支持,卻連一點行動也不願意,我想台灣沒有這麼不景氣吧?

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是因為我父母的關係才這麼支持《天母合眾國》,但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。在我父母準備創刊時,我其實不是很支持,因為我覺得這是個冷漠的社會,大家都自掃門前雪,才不會有人關心社區議題,但在這兩年的過程中,我的父母替我示範:給予的快樂。明明虧錢虧得要命,又被一堆莫名其妙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,可是他們還是快樂的繼續做下去,我想他們是樂於服務的,畢竟人一生中有幾次機會能順著自己的心走呢?

我長大後要做什麼?只要別變成現在的自己瞧不起的大人,什麼都好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anmu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